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徽地区 >> 淮南朝阳菜市场改造设计
    获取方案

    淮南朝阳菜市场改造设计

    项目地点:淮南市田家庵区 项目面积:约2850㎡

    便民配套市场改造设计案例:淮南朝阳市场


    项目名称: 淮南朝阳市场改造

    市场面积: 约2850平方米

    项目地点: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陈洞路1-1-8号(淮河大道北侧)

    设计单位: 飞洋建筑设计/飞洋市集设计研究

    服务范围: 规划设计、效果设计、施工配合指导 (涵盖通风、排水、服务设施等核心系统)


    【一句话项目概括】

    典型便民配套型农贸市场改造项目,解决骑路市场乱象,化解民生痛点,重塑社区生活中心。


    【项目概况】

    朝阳市场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淮河大道北侧,原为困扰周边居民的骑路菜市场,存在广告乱贴、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诸多问题,既影响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该市场辐射周边6万余居民,是重要的民生 “菜篮子” 工程。为改善这一现状,飞洋设计公司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建筑面积由原1050㎡扩至2850㎡,新增负一层并设置自产自销区,旨在为居民营造安全、放心、便捷的购物环境。

    ▲ 改造前的朝阳骑路市场

    ▲ 改造前的朝阳骑路市场

    【核心挑战】

    如何根治长期存在的环境脏乱、交通拥堵与安全隐患?

    如何在扩容后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与高效运营?

    如何系统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并满足周边居民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优势分析】

    稳定客群基础:辐射半径内覆盖6万常住人口,刚需消费潜力深厚。

    政策规范支撑:严格参照合肥《城区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设计,保障标准化与合规性。

    空间扩容机遇:新增负一层及自产自销区,为功能分区与业态优化提供基础。


    【难点分析】

    历史问题复杂:原市场存在脏乱差、占道经营、动线混乱等多重积弊,改造需系统性解决。

    双层客流引导:负一层与一层需通过动线设计避免冷区,确保商业活力均衡。

    特殊群体关怀:需兼顾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无障碍通行与购物体验,提升市场的包容性。


    ▲ 朝阳骑路市场拆除照片


    【设计策略(放大优势)】

    1.空间扩容与业态优化:

    将原单层市场扩展为双层,负一层与一层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结合居民消费习惯,合理布局蔬菜、肉类、水产、自产自销等不同业态,最大化利用扩容后的空间,满足庞大客群的多样化购物需求。

    依托扩容后的空间优势,增设自产自销区,吸引周边农户入驻,丰富商品种类,提升市场吸引力,进一步挖掘客群消费潜力。

    2.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完善通风与排水系统等基础配套,确保空气流通、排污顺畅,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卫生。

    增设自动扶梯等便民设施,贯通垂直动线,提升双层空间可达性与客流动线效率。


    以下为负一层设计效果:





    优势最大化

    通过扩容与功能重构,将“脏乱差痛点”转化为“标准化便民空间”,最大化释放空间价值与民生效益。

    体验升级

    以基础设施升级与动线优化为基础,打造安全、便捷、整洁的现代化购物环境,提升居民满意度。

    社区价值重构

    从骑路菜市场蜕变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增强居民归属感与市场服务凝聚力。


    【设计策略(规避难点)】

    1.规范设计与经营引导:

    明确市场经营区域,取消原有的户外经营模式,引导商户集中在室内规范经营,从根源上解决摊点乱摆、环境脏乱问题,同时打开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

    2.动线规划与人文关怀:

    通过主通道宽幅设计、垂直扶梯强化、 标识系统引导等方式,均衡负一层与一层客流,避免出现 “冷区”,提升空间利用率。

    设置无障碍通道、专用卫生间、休息区等设施,服务特殊人群需求,提升市场的包容性与人性化水平。


    朝阳市场升级改造后重新开业:


    【总结】

    飞洋设计以 “解决民生痛点、打造便民标杆” 为核心策略,通过空间扩容、动线重构、基础设施升级与人文细节植入,彻底扭转朝阳市场原有负面形象。项目不仅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更通过双层立体运营、自产自销区增设、无障碍服务提升,塑造了一个真正惠民、便民、利民的现代农贸市场样板。升级后的朝阳市场,成为集安全、便捷、舒适于一体的便民配套典范,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电话咨询:
    136-5681-7003
    0571-87325852
    浙ICP备19010041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