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徽地区 >> 淮南楚淮河集农贸市场
    获取方案

    淮南楚淮河集农贸市场

    项目地点:安徽省淮南市 项目面积:约4500㎡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楚淮河集农贸市场

    市场面积:用地面积约9351㎡,农贸市场约4500㎡

    项目地点: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

    设计单位:飞洋建筑设计/飞洋市集设计研究

    服务范围:商业规划、平面方案、效果图方案、施工图设计


    【一句话项目概括】

    以"销售价值最大化"为核心,通过科学分区与智慧运营,打造投资回报与长效运营兼优的淮南农贸标杆。


    【项目概况】

    楚淮河集农贸市场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核心地段,总用地面积约9351㎡,主体建筑共四层,其中一至二层为农贸市场主体。项目以"销售驱动、运营为本"为设计理念,通过精准的销售单元划分、复合业态布局与智慧管理系统,构建了一个集生鲜零售、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贸综合体,致力于实现投资快速回收与长期稳定运营的双重目标。



    【核心挑战】

    如何通过空间规划实现销售单元价值最大化,确保投资快速回收?

    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运营体系,降低长期维护成本并提升商户经营效率?

    如何在提升商业价值的同时,保持市场民生属性与社区服务功能?


    【优势分析】

    黄金区位价值:地处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具备天然客流优势与商业辐射力;

    规模效应显著:近万平米用地为多元化业态配置与差异化销售策略提供空间基础;

    政策支持明确:符合淮南市老旧市场改造政策导向,享有民生工程配套支持。



    【难点分析】

    销售单元精细化难度:需平衡摊位数量、面积与租金收益的复杂关系;

    运营成本控制挑战:公共区域维护、能源消耗等长期成本需要前置规划;

    业态协同要求高:生鲜、商业、服务等功能需形成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设计策略(销售价值提升)】

    三级销售单元体系

    主力单元(30-60㎡):设置于主动线节点,引入品牌生鲜、精品超市等高贡献业态;

    标准单元(15-30㎡):沿次动线分布,覆盖蔬菜、水果等日常高频消费品类;

    灵活单元(8-15㎡):在出入口等黄金点位设置熟食、鲜花等快消业态,提升坪效。



    租金梯度布局模型

    一层临街区域规划高租金外铺,引入早餐、茶饮等时效性业态;

    二层设置民生保障区,以优惠租金保留修鞋、缝纫等社区服务功能;

    垂直价差策略:一层租金溢价15%-20%,二层通过特色业态弥补区位差异。


    智慧招商管理系统

    建立商户信用评估与淘汰机制,保障整体经营品质;

    开发线上招租平台,实现空置摊位的快速流转与数据化管理;

    设置销售数据看板,为商户提供经营诊断与优化建议。


    【设计策略(长效运营保障)】

    低维护材料体系

    地面选用农贸市场专用防滑地砖,兼具耐磨防滑特性,易于清洁维护,显著降低日常保洁压力

    摊位内部结构采用装配式不锈钢板,支持局部拆换,也可以灵活根据业态局部调整台面以满足经营需求、工期短,避免因局部调整工期长导致大面积停业维修

    照明系统实行分区分时控制,按经营时段智能调节亮度,实现节能降耗


    共享服务设施

    集中配置冷链仓储、垃圾处理区等配套设施,减轻商户各自投入成本

    推行统一电子结算系统,提供商品溯源支持,帮助商户简化运营流程

    设置共享加工区,配备基础厨电设备,为小微创业者降低起步门槛


    持续运营机制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服务规范等专题培训

    设立市场推广专项,结合传统节庆、社区活动持续营造市场活力

    采用可调整的摊位隔断设计,便于根据实际经营需求灵活调整空间布局


    【总结】

    楚淮河集农贸市场以"销售转化效率"与"运营可持续性"为双核心,通过科学的销售单元划分、智慧化的管理系统与低维护的空间设计,成功构建了一个兼具商业价值与民生功能的农贸综合体。项目不仅实现了销售收益的最大化布局,更通过共享服务与持续运营机制,为市场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前期可销售、后期易运营"的设计模式,为大型农贸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创新范本,展现了专业设计在提升资产价值与保障长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电话咨询:
    136-5681-7003
    0571-87325852
    浙ICP备19010041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