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星农贸市场
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项目面积:6000㎡
项目名称:海星农贸市场
市场面积:6000㎡
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设计单位:飞洋建筑设计/飞洋市集设计研究
服务范围:整场商业设计、设计图和施工图、网红铺面设计、市场公共区域网红元素设计、美陈及标识标牌设计
【一句话项目概括】
以海洋主题为脉络,深度融合“生鲜采购+美食体验”,打造昆明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消费目的地。
【项目概况】
海星农贸市场作为昆明2023年新建的全新农贸市场,立足春城昆明独特的消费文化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海洋”为核心主题,旨在打造一个集生鲜零售、美食加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市集。飞洋设计团队提供从商业设计、施工图到美陈标识的全流程服务,通过系统性主题空间营造与业态创新组合,突破传统农贸市场局限,为昆明市民及游客构建一个兼具功能性、趣味性与高辨识度的主题性消费空间。
【核心挑战】
如何将“海洋”主题从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沉浸式空间体验,避免元素堆砌?
如何通过设计有效融合“生鲜采购”与“餐饮美食”两大功能,形成“即买即食”的消费闭环?
如何在确保市场环境整洁美观(例如水产区防溅水、保持地面干爽)和设施功能完善(如下水管网合理化布局、污水排放系统科学规划)的同时,强化主题特色?
【优势分析】
主题独创性:以“海星”命名,围绕海产、海洋进行主题打造,在昆明农贸市场中形成鲜明差异化标识,具备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潜力。
规划前瞻性:作为新建市场,无原有结构限制,便于从零开始进行主题定制化布局和动线规划,实现主题与功能的最优结合。
消费趋势契合:契合当下消费者对购物体验性、社交性(市场可作为社交场域)和品质感的需求,主题化设计有望吸引更广泛的客群。
【难点分析】
主题深度融合:需将海洋元素自然融入市场各个角落,而非简单装饰,确保主题叙事连贯不割裂。
业态联动增效:生鲜区与餐饮美食区的物理布局和逻辑关联需精心设计,真正实现业态互补与客流共享。
环境体验保障:海鲜水产区易产生环境问题(如地面湿滑),需通过科学设计(如设置防溅玻璃保持地面干爽)维持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提升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
【设计策略(主题沉浸与体验升级)】
全方位海洋主题场景构建
视觉系统一体化:确立以白、绿为主色的清爽基调,贯穿于市场标识、摊位吊楣、公共空间。灵感源于海洋生物(如龙虾、鲸鱼)的造型元素应用于海鲜区摊位设计,增强沉浸感。
材质与光影营造:运用能联想到海洋的材质,并结合市场整体色调和灯光设计,营造通透明亮的海底世界或清新海岸氛围。
趣味化内容互动:创作“扬眉土(土豆)气”、“五胡(胡萝卜)四嗨”、“好柿(西红柿)成双”等谐音梗业态标语,增加趣味性和传播点。公共区域设置与海洋主题相关的网红美陈装置,鼓励顾客拍照分享。
基础设施与主题细节并重
环境优化:针对水产区,设计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可能涉及雨污分流、科学规划的污水排放),并考虑设置防溅设施保持地面干爽。优化照明系统,确保商品展示清晰、环境舒适。
主题融入功能细节:将贝壳、海浪等海洋元素巧妙融入栏杆、地板拼花、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细节,使主题渗透到每个角落。
(海星农贸市场水产海鲜区设计效果)
(海星农贸市场水果区设计效果)
“生鲜+餐饮”复合功能布局
联动布局设计:将餐饮美食区与生鲜零售区(特别是水产区)邻近设置,规划便捷通道,方便顾客“即买即加工即食”,形成消费闭环。可引入海鲜加工、特色小吃等。
美食主题化呈现:餐饮区的设计延续海洋主题,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美食聚集区,提升整体消费体验。
【设计策略(运营赋能与价值提升)】
智慧化与可持续发展
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支付、食品安全管理、智能监控等功能,提升运营效率与消费者信任度。
在设计中考虑环保材料应用和能源高效设备,体现现代市场责任感。
多元服务与社区连接
预留活动空间,未来可举办主题文化活动或烹饪体验,增强市场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力。
设计清晰的导视系统,确保顾客在6000㎡空间内能轻松到达目标区域,提升购物便利性。
(海星农贸市场水产海鲜区设计效果)
(海星农贸市场品牌店设计效果)
【总结】
飞洋设计团队在海星农贸市场项目中,通过“主题场景沉浸化”、“业态功能复合化”与“细节体验人性化”三大核心策略,成功将海洋主题从概念转化为昆明市民可感、可知、可享的消费现实。项目不仅解决了传统市场环境体验与功能单一的痛点,更通过生鲜与餐饮的创新融合及主题化设计,塑造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一个集购物、美食、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活新节点。海星农贸市场为昆明乃至全国农贸市场的主题化、品质化升级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