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东街农贸市场
项目地址:浙江省绍兴市 项目面积:4790㎡
项目名称:绍兴东街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面积:4790平方米
项目地点:绍兴市越城区
设计单位:佰映农贸市场设计公司
设计内容:外立面改造、摊位布局、效果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一句话项目概括】 绍兴越城区标杆农贸市场的二次大规模提升改造,融合水乡文化与现代功能。
【项目概况】 东街农贸市场作为绍兴越城区运营25年的标杆市场,本次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提升改造。项目位于绍兴市核心文旅区(毗邻周恩来纪念馆、鲁迅故里及八字桥景区),坐拥高密度本地居民客流与庞大旅游潜力。佰映农贸市场设计公司承接设计任务,旨在深挖古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生活需求,将其升级为集特色购物、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市集。
【核心挑战】 如何平衡“本地居民日常采购”与“游客文化体验”的双重需求?如何在保留传统“烟火气”的同时,显著提升市场环境品质与智慧化水平?如何将优越的文旅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
【优势分析】
深厚的市场根基与文化底蕴: 25年运营历史,是越城区居民熟知的标杆市场,承载浓厚生活记忆与地域文化。
得天独厚的文旅区位: 紧邻周恩来纪念馆、鲁迅故里、八字桥等知名景区,天然具备吸引游客的“流量入口”。
【难点分析】
功能复合化挑战: 需在有限空间内(4790㎡)同时满足居民日常高频采购的便利性、舒适性和游客休闲体验的文化性、打卡性,空间规划与业态组合难度大。
传统风貌与现代需求的融合: 既要突出绍兴水乡特色,营造古韵氛围,又要无缝融入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智慧管理等现代设施,确保环境舒适与运营高效。
基于挖掘到的以上两大优势和两大痛点,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工作,并按照以下思路来放大优势和规避难点。
【设计策略(放大优势)】
1、文化赋能,激活“水乡记忆”与“文旅基因”:
核心元素植入: 整体设计以中式水乡风格为主线,深度融入乌篷船轮廓、水墨画意境、粉墙黛瓦、高挑檐角、精致窗棂门楣等绍兴标志性元素。
文旅节点打造: 市场中庭创新设置“百姓戏台”,作为绍兴戏曲文化的展示与互动空间,增强文化氛围,吸引游客驻足,成为市场核心打卡点。
场景化营造: 通过竹编灯具、传统材质与现代灯光的结合,营造既古朴雅致又富有现代感的沉浸式水乡市集氛围。
2、双流线规划,服务“居民”与“游客”:
高效居民动线: 科学规划118个摊位(店铺),确保生鲜、熟食、粮油等高频刚需品类布局合理,动线顺畅便捷。配套完善便民服务(检测室、休息区、母婴室、冷库等)。
沉浸体验动线: 设计引导游客探索的路径,串联特色产品区(如绍兴黄酒、酱制品)、文化展示点(百姓戏台、特色建筑细节)、休憩拍照区,延长停留时间,促进消费转化。
|优势最大化|
成功将“深厚市场根基”转化为居民高度认同的舒适便捷购物场所,将“核心文旅区位”转化为游客流连忘返的特色文化体验目的地。
|体验升级|
融合传统韵味(水乡元素、烟火气)与现代舒适(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智慧设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与游客满意度。
|文旅融合|
超越传统菜场功能,成为展示绍兴文化、吸引游客打卡的城市新名片和文旅融合示范点。
|智慧标杆|
严格对标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放心市场标准,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如信息公示、智能支付、食品溯源),提升管理效率与消费信任度。
【设计策略(规避难点)】
1、“文化引领,功能分区”解决复合化挑战:
明确分区: 在空间规划上,清晰划分“高频刚需区”(蔬菜、肉类、水产等,靠近主入口及居民便捷动线)与“特色体验区”(本地特产、轻食餐饮、文化展示、休闲区等,靠近中庭及游客动线)。既保障居民采购效率,又为游客提供探索空间。
业态互补: 在保证基础民生业态(118个摊位/店铺)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精选引入具有绍兴特色、适合游客购买或体验的业态(如包装特产、即食小吃、文化手作),丰富市场层次,增加营收点,缓解功能复合压力。
2、“新旧交融,隐技于形”化解风貌融合难点:
传统风貌现代演绎: 采用现代材料与工艺,精准提炼并创新呈现水乡建筑符号(如简化后的坡屋顶线条、艺术化处理的窗格图案),确保视觉效果的同时符合现代建筑规范。
设施巧妙隐藏整合: 将中央空调风口、新风管道、智慧设备(电子屏、摄像头)等现代设施,巧妙地融入整体中式风格设计中(如结合仿古构件、隐藏于吊顶造型),实现功能完备与视觉和谐的统一。
市场改造前后对比图如下:
【总结】
东街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不仅有效应对了功能复合与风貌融合的挑战,更将25年的市场积淀与核心景区的文旅潜力充分释放。通过深度植入绍兴水乡文化基因,创新规划服务居民与游客的双重动线,并智慧化融合现代设施,佰映设计成功重塑了一个既饱含传统“烟火气”与地域特色,又兼具现代舒适便捷与智慧管理的城市新地标。这里,市民的日常采买升华为幸福体验,游客的匆匆一瞥延伸为文化之旅,生动诠释了古城绍兴“老市场,新生活”的升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