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分析 >> 农贸市场改造:夯实基础设施

    农贸市场改造:夯实基础设施

    农贸市场改造

    水电与能源设施。水电系统是农贸市场的 “生命线”。供电方面,需升级老旧电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合理配置配电箱与插座,满足摊位照明、冷藏设备、电子秤等用电需求,同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障用电安全。

    农贸市场作为城市烟火气的聚集地,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市场运营效率与居民购物体验。在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聚焦基础设施的升级优化,是打造现代化、便民化市场的关键一步。



    建筑结构与空间设施。稳固的建筑结构是农贸市场的 “骨架”。改造时需对建筑主体进行安全检测与修缮,确保墙体、屋顶、梁柱等结构坚固耐用,具备良好的防水、隔热性能。在空间布局上,合理规划功能区域,通过设置明确的分区标识,将蔬菜、肉类、水产等品类划分清晰,避免交叉污染。同时,预留充足的公共通道,主通道宽度不少于 3 米,次通道不低于 2 米,保障人流与物流的顺畅通行,此外,还需配备无障碍通道、休息座椅等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水电与能源设施。水电系统是农贸市场的 “生命线”。供电方面,需升级老旧电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合理配置配电箱与插座,满足摊位照明、冷藏设备、电子秤等用电需求,同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障用电安全。供水排水系统同样关键,引入独立的供水管道,确保水质清洁、水压稳定;排水系统要设计科学的坡度,搭配防臭地漏与大管径排水管道,防止堵塞与积水,尤其在水产区、熟食区等易产生污水的区域,需加强排水与清洁能力。此外,可引入节能照明设备、太阳能供电等新能源设施,降低运营能耗。



    卫生与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与市场环境。农贸市场需配备足够数量的封闭式垃圾桶,并设置专用的垃圾收集点,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水产区、肉类区等区域需安装专业的排污设施,及时清理血水、油污。在安全保障上,消防设施必不可少,需按标准配置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器,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覆盖市场出入口、通道、摊位等关键区域,保障市场秩序与消费者财产安全。



    农贸市场改造中,完善基础设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筑牢根基,才能让农贸市场焕发新活力,为市民提供更便捷、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持续承载城市的民生温度。


    浙ICP备19010041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