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万通农贸市场设计案例
项目地点:准格尔旗薛家湾 项目面积:13500㎡
项目名称:准格尔旗万通农贸市场
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
项目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南山片区
设计单位:飞洋农贸市场设计公司
服务内容:仓储空间及摊位改造、效果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一句话项目概括】
全旗首家智慧化改造农贸市场,以“智慧监管+超市化管理”打造的市级示范引领项目,激活区域“菜篮子”活力。
【项目概况】
准格尔旗万通农贸市场位于薛家湾南山片区,是一家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全门类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地,因建设久远面临基础设施陈旧、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需要升级改造。2023年,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投资258万余元,由飞洋农贸市场设计公司主导全面更新该市场的硬件设施和智慧监管系统,于2024年4月改造完成,为周边近7万居民生活购物提供便利。
【核心挑战】
如何将老旧农贸市场改造为智慧化标杆?
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硬件更新+软件升级”双重突破?
如何将大体量空间合理分区,满足全品类经营与消费便利性?
【优势分析】
稳定商业基底:市场位于核心居住片区,拥有近14年运营历史,积累了深厚的市民基础与稳定的消费客流。
政策强力支撑:获准格尔旗政府投资,硬件与系统全面换新,具备政策背书优势。
全门类交易基础: 改造前已形成副食百货、粮油调料、五金、水果、蔬菜等10大区域,业态丰富,涵盖居民 “菜篮子”“米袋子”“生活圈” 全需求,具备一站式采购的天然优势。
【难点分析】
设施老旧与信息化滞后:原市场基础设施陈旧,缺乏现代智慧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当前消费需求。
商户统一管理难度:60余户商户需实现信息透明、规范经营,管理复杂度高。
功能分区与动线优化:面积大、品类多,需避免购物混乱,确保消费动线清晰高效。
市场改造前实拍图:
【设计策略(放大优势)】
1. 智慧功能深化,打造示范标杆:
全域数据可视化:配备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公示交易数据、检测结果、商户信息等,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检测体系透明化:配套食品检测室设计,通过电子屏滚动发布检测信息,同步在购物小票植入溯源二维码,实现“检测-公示-溯源”全链条可视化。
2. 超市化管理落地,激活商户价值:
标准化摊位配置:各摊位统一配置电子屏、智能电子秤,亮证经营,实现“一档一码”规范化管理,提升消费信任与采购效率。
分区动线优化:规划副食百货、粮油调料、水果、蔬菜等10大功能区域,结合批发零售双重属性,优化采购动线,提升逛购效率。
改造后的外立面效果图
优势最大化
以“智慧监管+数据透明”强化市场公信力,以“超市化统一管理”提升运营规范度,将“大体量”转化为“全品类、高效率”的消费吸引力。
体验升级
通过标准化分区、智慧化公示、整洁环境,彻底改变老旧市场形象,实现“传统市集”向“现代智慧市集”的体验跃迁。
民生增值
以258万余元改造投入,撬动近7万居民的“菜篮子”幸福感,成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典型落地案例。
改造后的万通农贸市场主入口
【设计策略(规避难点)】
1. 硬件 + 软件双更新,破解设施与信息化滞后:
硬件改造:同步推进外立面翻新、仓储空间扩容、摊位标准化改造,从基础硬件层面彻底解决老旧问题,为智慧化系统落地奠定基础。
软件落地:搭建智慧监管系统,为摊位配备电子屏、电子秤,联合管理方做好设备使用指导,确保商户能熟练操作,弥补信息化滞后短板。
2. 统一管理 + 商户参与,降低经营管理难度:
统一管理:商户统一使用绿底白字牌匾,在此基础上统一规范电子屏信息公示(含摊主姓名、健康证等),同时保留商户正常经营自主权;
商户支持:结合商户实际经营反馈,优化摊位布局与设备配置,提升商户配合度与经营满意度。
3. 分区清晰 + 动线引导,优化功能分区与客流
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副食百货、粮油调料、水果、蔬菜等品类分区,确保品类集中且秩序井然;
动线设计:通过清晰的区域划分与导视,引导客流有序流动,结合批发零售一体的经营模式,避免购物混乱,提升消费便利性。
【总结】
飞洋设计以“智慧化升级+超市化管理”为核心策略,通过全维度硬件改造与智慧系统集成,成功将老旧的万通农贸市场升级为全旗首家智慧化标杆。改造后市场不仅成为鄂尔多斯市示范引领项目,更以“小投入大民生”的实践,诠释了农贸市场作为“菜篮子”“米袋子”与城市文明窗口的双重价值,为区域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智慧化改造范本。
来源: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记者:贺润